11月4日下午,预科教育学院成功举办了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系列讲座第三讲。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毛巧晖研究员应邀作“中国民间文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主题讲座。讲座由闫建敏院长主持,预科教育学院“语文·汉语教研室”教师及来自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校图书馆的教师、硕博研究生等共40余人参加。
毛巧晖研究员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理事、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民间文艺委员会副秘书长,以民间文学学术史、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为主要研究领域,先后主持 “国家话语与民间文学的理论建构(1949—1966)”、“新中国70年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学术史”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及北京市宣传部重大委托项目“北运河流域民俗文化普查及民俗志编纂”等课题。
当天下午,毛巧晖研究员结合多年从事教学、学术研究以及研编《民族文学研究》的经验,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中国民间文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中民间文学研究的范围在不断扩展,研究者应在继续开展传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发展,积极探索民间文学研究的新领域、新形式,同时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间防疫”“神魔电影”等时代新命题做出及时的回应。她以外国传教士及海外汉学家选编的《中国夜谭》(菲尔德)、《中国鬼故事》(小泉八云)、《中国姥姥讲故事》(弗朗西斯·卡彭特)等故事集为例,指出中国学者应深入研究外国人在向本土文化讲述中国故事时的叙事特点及关注要点,以及他们对中国文化认可什么、传播什么,这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国外读者的期待视野,在落实“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文化走出去”等国家文化策略中采用最有效的叙事策略。在互动环节,毛巧晖研究员与在座师生就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学术学位论文选题等进行了深入交流。